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語言治療】老年長者吞嚥風險衛教

張FR 語言治療師


昨天聽到令人震驚的消息,就是我們的前國家元首李登輝先生於台北榮總離世,相信對於一般民眾都感到難過與不捨。還記得今年二月新聞報導李登輝前總統因爲喝牛奶嗆入造成吸入性肺炎時,身為語言治療師的直覺判斷,認為應該是老化造成的吞嚥困難。當時一心只希望李前總統能夠慢慢恢復健康,誰知最後得到的消息會是如此。語言治療師是專門處理吞嚥困難的專家團隊成員之一並且是主要評估與治療的主責專業人員,希望大家能夠藉由這次的事件,多認識一下老年化的吞嚥困難。

一般大眾聽到「吞嚥困難」,馬上聯想到的是因爲中風或是其他因為神經系統受損,導致無法有效率且迅速地協調口腔、喉部、咽部的肌肉群將食物由口腔推送至食道,造成食物誤入氣管。肺部與喉部功能正常的話,會在誤入的過程中啟動保護的機制,利用咳嗽的方式將異物排出。但如果無法順利排除,這些食物就會經由氣管流入肺部當中,最後造成肺炎,即我們常聽到的「吸入性肺炎」。

吞嚥困難其實不單單是中風造成的,其他像是口腔喉頸部腫瘤手術、神經性退化疾病等等,亦都會造成吞嚥困難。也就是說任何關於吞嚥機轉的神經系統肌肉生理呼吸系統生理構造的異常,皆有可能影響吞嚥能力造成吞嚥困難。由此可知,老化造成的生理改變,會增加高齡長者的吞嚥困難風險。其中,隨著台灣人口的老化,相信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老人遇到這樣的吞嚥困難。

老年的吞嚥特徵會因為感覺與肌肉運動功能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而老化造成的生理變化相當廣泛。這邊將簡要寫出其中與吞嚥能力較具有影響性的改變,包括:咳嗽的反射減低、肺部與胸壁彈性降低、唾液分泌減少、肌肉力量的減低。下表列出了老年化生理所造成的吞嚥機轉改變情況:


  1. 口腔期 舌頭肌肉質量減少齒列不佳牙齦萎縮(難以配戴假牙)
  2. 咽部期咽縮肌群力量減少咽部運送時間增加頸椎骨刺增生後咽壁質量減少造成咽部空間增大環咽壓跡(cricopharyngeal bar)發生率增加上食道括約肌開啟時長縮短
  3. 食道期食道蠕動減少


雖然語言治療師能夠敏感地找出哪些人可能有吞嚥困難,但這些老年生理是緩慢漸進地改變,長者往往會因為不知不覺適應後無法自己察覺。因此,更需要家屬能夠在生活中隨時注意到長者在用餐與進食時的改變,家屬與照顧者可以觀察以下幾個情況:

1.長者開始以小口的方式進食
2.避免較難咀嚼的食物
3.需要湯湯水水協助將食物吞下
4.因為咳嗽或「如鯁在喉」而不願意外出用餐

當照顧者發現長者有上面的情況時,也不要斷然地認為就是有吞嚥困難,這只是「可能的」外在行為表現。如果有任何的疑慮,還是要去找醫生和語言治療師進行諮詢與評估。另外,台語有句俗諺叫「老人囡仔性」,或許真的寫出了這些長者面對窘境時的狀況。當長者因為老年生理退化造成生活品質降低時,可能被兒女察覺了之後怕增添他們的麻煩,或許就會藉由鬧彆扭或是生氣的方式回應。所以,當我們聚焦在吞嚥困難與治療時,別忘了給予長者的面對吞嚥困難時的同理與關懷。



資料來源:
Johnson, A. F. & Jacobson, B. H. (2017). Medical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a practioner’s guide (3rd ed). NY: Thieme.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2411_Pharynx.jpg

2020年7月8日 星期三

【物理治療】多發性硬化症與衛教運動

李俊賢 物理治療師


多發性硬化症在臨床上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主要是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每位患者症狀各不相同,會依據去髓鞘的範圍而定,退化的速度也依照患者屬於哪種病程而異;日常生活應避免過大壓力、悶熱環境、過度勞累,否則可能再度引起復發。在接受物理治療時主要以症狀治療且不可讓患者太過勞累。臨床上,此疾病相對於腦中風等疾病較不普及,較少醫院針對此疾病設計衛教單張給患者,然而此類患者記憶力不好,需給予單張以利回家能確實執行所教導的運動。因此希望以下整理成「可提供患者參考的衛教單張模式」的資料可以提供給需要的治療師做為病患衛教資料。
衛教單張模式:
一、何謂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發炎的疾病,可能是不正常的自體免疫反應攻擊中樞神經系統所造成的。患者因腦部、脊髓及視神經遭受去髓鞘和軸突受損而導致神經傳導速度下降,進而造成神經學上的缺陷及功能喪失。主要好發在20~40歲且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2.5倍;亞洲國家的發生率小於5 /100000人。
多發性硬化症預後受到病程不同而有所不同,就平穩型病程而言,大於一半患者在15年後需要用輔具來協助走路;就進展型病程而言,發病5年後就有一半患者需要用輔具走路。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吞嚥照護】成人吞嚥困難:親友的六個幫助角色




對於有吞嚥困難的個案而言,親友是協助與復原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以下有六種親友們可以扮演的幫助角色:

1. 支持者:
不論所愛的人正需要鼓勵尋求協助,或是正在接受治療與復原階段的艱難時刻,家人與朋友給予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2. 夥伴:
由於食物與進食是許多社交場合的核心,有吞嚥困難可能會被孤立於外。常常拜訪他們,並且提供一些非飲食相關的社交活動。


3. 紀錄者:
有吞嚥困難的人需要隨時追蹤所吃下的食物量與液體量。幫助他們紀錄這些細節並提供給醫師與語言治療師。

4. 主廚:
如果治療內容包含調整飲食質地,請幫忙準備所建議質地的食材與飲品。

5. 訓練者:
改善肌肉動作的運動通常是吞嚥困難治療的其中一環。幫助摯愛定時完成運動。這些運動應由語言治療師所建議。

6. 擁護者:
陪著你所愛的人接受評估與後續的約診。可多問問題來瞭解吞嚥困難以及所建議的治療。


吞嚥能力可以藉由吞嚥治療漸漸地改善,尋找合格且有吞嚥治療經驗的語言治療師給予一對一的協助與建議。





張FR語言治療師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物理治療】心像練習

廖雅芳 物理治療師

前言 
        中風病人的醫療照護,復健治療介入相當重要,現行物理治療訓練方法強調主動參與、任務導向來誘發動作行為,或針對個別需求而進行特定動作訓練,但在執行介入時,常受限於急性期身體狀況不穩定、較嚴重失能狀況,及醫療資源人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使得病人所需的練習量和實際接受的練習量有所落差,即所謂為“練習差距” (practice gap)。1因此發展一種不受時空限制且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值得重視探究的課題。心像練習(mental practice)是一種內在的、在意識裡主動執行某些特定的動作表現,這種心智模仿的內容為實際治療活動的動作,利用目標導向促進或穩定某一動作的表現。心像練習已成為一種〝附加〞的訓練法,在一個安全、節省成本效益的狀況下增加訓練量,特別是治療時間不足或身體疲乏時也可運用2

腳踏車訓練建議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