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語言治療】與「失語症」共處-病人、家屬與治療師


聽到「失語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沒有辦法說話,不能跟別人溝通。但,到底什麼是溝通?難道只有使用口語才能溝通?您是否有思考過,強褓中的嬰兒沒有任何的口語,為何還是能夠對您傳遞他的需求?口語已是大家最便利也最自動化的溝通模式,卻忽略了其他的溝通方式。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之前的文章,你就可以了解到溝通不單單僅限於「語言」。為何需要特別提到「溝通」?因為當我們侷限在使用嘴巴說話時,往往也會無法看到病患在有限的口語當中,極盡全力地表達出想與您溝通的意圖與方式。 

因此,語言治療師除了是提供治療服務的人,更是連結家屬與病人溝通的橋樑,以及讓病人更仍提升生活品質與參與更多社會互動的幫手。有時,與其把「失語症」視為毒蛇猛獸,我們或許更需要讓病人與家屬學習如何與「面對」它,並和平地「共處」
除了病患遇到這樣的疾病往往會陷入低潮,家屬面對這樣的疾病也同樣會接受到同樣的壓力。因此,如果病人與家屬們也能夠共同決定什麼樣的治療,或許也可以減少設定目標的落差並增加家屬陪伴個案練習的動機。以下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幫助病患與家屬面對失語症:
  1. 了解溝通是基本的人權
  2. 以「人」為本
  3. 將家庭成員、照顧者以及其他有關的成員都納進來
  4. 對介入的目的與目標都有共識
  5. 促使更多生活圈外的人員成為溝通夥伴
  6. 鼓勵病人成為自我教練(self-coaching)
  7. 考量最佳的治療時間、情境
  8. 考量最佳的治療場所
  9. 聚焦在功能性溝通
  10. 著重在改善病人真正需要以及想要的能力
  11. 成為專業團隊間的一份子
  12. 鼓勵友善失語症的溝通模式
  13. 一起面對並解決阻礙成功互動的行為問題


許多病人與家屬,最迫切考量的就是治療的效果與進步程度。一般大家都知道愈早開始接受治療,在溝通功能的進步也會愈大。但在發病後的急性期,病患本身的心理情緒狀態、參與的能力與耐受度、本身的意願,也會影響到是否能在這段時間接受治療。別忘了,任何的治療都要以「個案」為考量,有時過度地逼迫個案進行治療,反而干擾了病患進步的動機與進步的結果
治療的強度也是家屬所在意的點。一般而言,比起低強度的治療,治療的頻率愈密集(即強度愈高)可以獲得更大的進步。根據文獻,每週至少兩個小時是比較建議的強度。許多人也會相當在意哪些因素會影響到介入後的效果,這邊也幫大家整理了「可能」的因素。同樣地,也希望大家不要過於執著於這些因素的影響,僅能說是「考量」的指標。可能的因素如下:

正向的影響(愈多/佳愈好)
  • 疾病發生的時間
  • 損傷周圍健全的組織量
  • 健康的身體(血糖控制、作息、運動、營養、水分)
  • 動機(內在與外在)
  • 發病前的智力
  • 教育程度
  • 介入的品質、方式、頻率與時間
  • 心理社會的協助程度
  • 對障礙的察覺
  • 獨立使用代償策略與自我提示的能力
  • 本身的組織能力
  • 記憶力
  • 注意力
  • 判斷能力
  • 應對技巧
  • 自尊心
  • 挫折忍受度
  • 情緒控管的策略


負向的影響(愈多/差愈壞)
  • 年齡
  • 嚴重度
  • 損傷範圍
  • 有無雙側損傷
  • 除了大腦皮質的損傷外,還包含皮質下白質的部分
  • 昏迷的時長
  • 伴隨記憶與注意力的缺損
  • 憂鬱
  • 精神疾患
  • 酒精濫用
  • 藥物濫用


其他影響
  • 損傷位置
  • 醫療藥物的效果與副作用
  • 內控(locus of control)
  • 失語症的類型



雖然許多研究結果說明了失語症的治療是會有進步,但也有很高比例的病患是終身都會受到失語症的影響。語言治療到底是不是有「停滯期」?答案或許就像我一開始與大家說的,端看大家對於「溝通」的觀點。當我們不單單只考慮「口語」或是「語言」的障礙時,其實進步的廣度可以更多元,因為「語言」只是「溝通」的一種形式而已。



張FR 語言治療師

1 則留言:

  1. 口角殺遊民 嫌犯家人:都怪當年被霸凌
    2012/03/02 17:13:49
    瀏覽:588
    迴響:0
    推薦:0

    分享到LINE

    口角殺遊民 嫌犯家人:都怪當年被霸凌

    【聯合報╱記者顏福江/高雄報導】



    2012.03.02 02:28 am



    高雄市鍾姓遊民六天前遭人當街砍殺十多刀身亡,警前天逮捕行凶的吳姓男子;家人說,吳國中曾遭霸凌,從此性格改變,為亞斯伯格症患者,不善與人互動,疑與鍾搭訕時發生誤會,情緒失控行凶。

    廿六歲的吳姓男子偵訊時眼神呆滯,不斷喃喃自語,對案發經過都稱「不知道」、「不清楚」;吳母表示,兒子國三時曾受霸凌,從此心性轉變,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患者。高中念資優班,一心想讀台大,最終沒有完成大學學業。

    吳姓男子上月廿六日中午,行經建國一路、民族路人行地下道,見鍾姓男遊民躺在地上睡覺,誤以為發生什麼事,上前與鍾攀談,但鍾習慣獨來獨往,不愛與人互動,兩人可能在交談中產生誤解,吳情緒失控持刀朝鍾瘋狂刺殺。

    吳行凶後搭車返回鳳山住處,有鄰居看到他獨坐在公園地上,衣褲沾滿血跡,立刻告知吳的家人。吳母說,她問兒子身上怎麼都是血,兒子回應說這些血是鴨血,她當時不以為意,想不到竟是殺人時沾染的人血。

    警方案發後接到計程車司機說明,表示曾載過一名全身衣褲沾滿血跡的男子前往聖功醫院。調閱行車記錄器及急診室的監視器畫面,鎖定吳涉案,上個月廿八日下午發現他搭計程車回到現場地下道,在出入口徘徊約十多分鐘才離開。

    前天下午吳買了一支球棒,隨即攔下一輛計程車,警方擔憂再出意外決定上前逮人。吳母說,兒子因病導致情緒管理有障礙,特別是受到言語刺激時很激動。

    回覆刪除

腳踏車訓練建議參考